信息工程学院 湖北恩施学院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团学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团学活动 > 正文

社会实践 ┊ 青春赋能民勤,绘就振兴画卷——校团委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完美收官

发布日期:2025-07-13

七月盛夏,校团委“薪火相传”实践队奔赴甘肃民勤,以艺术创作、助农实践、社会调研等多元形式,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LUISTer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画笔描绘发展,用行动助力振兴,在民勤的大漠绿洲间,书写了一段青春与乡土交织的动人篇章。

艺术为桥,绘就民勤生态与发展图景

7月3日—7月9日,实践团队以红崖山水库为核心阵地,开启了一场为期六天的艺术赋能之旅。实践队员们将近六千米长的防浪墙化作画布,围绕“潴野风语,自然风光”“绿洲风姿,产业经济”“大漠星轨,科技未来”“瓜香四溢,科技助农”“沙井之光,人文历史”等主题展开创作。 从梭梭林、芦苇荡等治沙成果,到光伏矩阵、田园丰收等生态经济转型实践,再到智能气象站、沙井文化遗迹等科技与历史元素,队员们用色彩与线条,将民勤“沙漠变绿洲”的生态奇迹、“光伏治沙+能源产业”的创新模式、“生态农业富民”的生动实践一一呈现。墙绘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成为传播绿色发展理念、展现民勤精神的载体,让单调的围墙蜕变为文旅打卡地,助力“艺旅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艺术活力。活动收官时,荣获民勤文体广电旅游授予的大学生画民勤暨红崖山艺术长廊创作活动“优秀团队”称号,我校也成为在红崖山水库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全国32所高校中,唯一获此授牌的学校。

青春助农,扎根田间书写暖心篇章

7月9日—7月11日,实践队员走进民勤县泉山镇团结村,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助农活动。在金黄的蜜瓜田里,队员们向农户学习摘瓜技巧,分工协作采摘蜜瓜,解决了当地劳动力短缺的难题。 为拓宽销售渠道,队员们在瓜田旁架起直播设备,详细介绍蜜瓜的生长环境、营养价值与口感特色,同时有序完成蜜瓜的挑选、称重、包装等工序,助力农产品发往全国各地。从田间采摘到直播助销,队员们用实际行动缓解了农户的销售焦虑,让丰收的喜悦绽放在村民脸上。劳作之余,队员们采购食材共同烹制乡村盛宴,在共享劳动成果中感受乡村烟火气与团队协作的暖暖温情。 告别瓜田,队员们还走进周边沙漠地带,脚踩滚烫沙地亲身体验环境,真切感受土地与生态的紧密联结,为后续调研积累了直观感受。

实地调研,探寻乡村与生态协同路径

7月12日,实践队员在团结村通过调查问卷与实地访谈展开调研,发现村庄正面临人口稀疏、老年人口占比高、农作物灌溉水源短缺等难题,更可怕的是今年沙漠前移的速度格外惊人,较往年明显加快,已向村庄前移二十米。 带着沉甸甸的收获与深切思考,队员们踏上了返程之路。大巴车一路向前,车厢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此行的所见所闻所感。从田间劳作的汗水到沙漠边缘的震撼再到调研时的触动,点点滴滴都成了热议的话题。一路畅谈中,每个人都对团队协作的力量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正是这份并肩作战的默契,让大家在陌生的土地上快速凝聚,在挑战面前从容应对,也让这段实践经历更添了一份温暖而坚定的底色。

从艺术创作到助农实践,从社会调研到生态观察,校团委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实践队员在实践中读懂民勤的土地肌理与发展密码。队员们用青春力量连接城市与乡村、艺术与生活、科技与生态,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实际效益,更在基层沃土中践行了“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使命,让青春之花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绚丽绽放。


下一条:社会实践 ┊ 从村庄到沙漠的青春足迹——校团委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调研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