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进一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断强化思政课教师实践锻炼推进红色文化和红色基因传承与创新,推动新时代伟大成就融入思政课教学,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学校团委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组织开展的2025年“大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于2025年7月14日在甘肃玉门铁人干部学院顺利开展。本次实践研修的主题为“筑牢信仰之基·赓续红色血脉·锻造时代先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的甘肃精神传承与使命担当”,共计29名思政课教师和11名学生代表参加本次活动。

7月14日,伴随着出征仪式,实践研修活动正式开启,在出征仪式上,党委书记周怀春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围绕主题,明确目标。实践研修活动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推进学院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载体,要让新时代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二是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开展实践研修活动要从实践目标、实践环节、实践项目、实践形成等方面,做好各环节全过程的安排组织,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好精心安排。三是成果导向,注重转化。社会实践是新时代大学生感受甘肃红色历史的重要窗口,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转化为实践成果,增强师生的实践获得感。四是强化组织,确保安全。安全是第一要务,没有安全一切归零,要根据安全要求做好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在交通、饮食、治安、应对天气变化等方面做好做足安全保障措施,保证在实践过程中不出任何安全事故,确保实践任务安全顺利完成。

开班仪式和警示教育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甘肃玉门铁人干部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龚天文致欢迎辞,他讲述了铁人干部学院的背景,并且详细介绍了玉门的历史文化、石油工业发展历程等,让师生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喆代表研修团队师生做了动员讲话,对此次实践研修活动的意义、目标以及后续安排做了阐述。随后,举行了授旗仪式。

铁人干部学院综合办公室副主任白建雄在警示教育活动中围绕教学纪律、生活纪律、请销假纪律等内容,向师生作细致要求与说明,并播放警示教育片为研修规范有序开展筑牢制度防线。

7月15日上午,专题辅导环节,中共酒泉市委党校副校长、副教授梁建忠作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读》专题讲座。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背景、主要内容、世界观和方法论展开讲解,师生专注聆听、认真记录,在系统的理论阐释中深化了对新时代思想精髓的把握。



7月15日下午,实践教学环节,在孙建初纪念碑前,甘肃玉门铁人干部学院教师郑璇首先介绍了纪念碑的由来及孙健初先生的生平事迹,随后梁洁老师以《孙建初纪念馆》为主题展开延伸教学,通过详实的史料和生动的讲述,带领师生们全面了解"中国石油之父"的卓越贡献,感悟其科技报国的赤子情怀。接着,在老一井前,铁人干部学院教师李颖开展“重走铁人路”体验教学。教学结束后,李樱桃老师随即进行拓展讲解,师生在一井碑记前参与"传承玉门精神 赓续工业报国血脉"互动教学,在实地观摩中感受创业维艰;古朴的老君庙前,甘肃铁玉门铁人干部学院教师孙玉娇解析了庙宇与石油开采的历史渊源。在见证历史的玉门解放门前,马红秀老师进行了深度讲解,以丰富的史实资料还原玉门解放的重大历史意义,讲述背后鲜为人知的英雄故事。

7月15日晚间,学习的热情丝毫未减,教学楼201报告厅内,情景教学《守忠魂 立意志 我的中国心》如期开展。主讲人围绕铁人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抗美援朝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展开生动讲解,以沉浸式的呈现方式触动着每一位学员的心灵,不少人悄然泪下。教学过程中,全体学员一同合唱《我的中国心》《国家》,激昂的旋律与真挚的情感交织。在这样的氛围里,爱国情怀愈发浓烈,也让“守忠魂、立意志”的信念更加深入人心。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为期一周,将开展数场专题辅导、现场教学、现场课和体验教学以及情景教学,不仅是对老师们同学们思想政治素质的一次全面提升,更是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一次有力推动。不仅促进了师生间的思想碰撞与交融,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与升华,助力我校师生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与教学能力,为推动“大思政课”建设提质增效奠定坚实基础。